SUPARS:聪明的图书管理员
1970 年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,数百名雪城大学(Syracuse University)的学生和教师轮流坐在一台打印机终端前(类似于电动打字机),该终端连接到纽约州校园内的 IBM 360 主机。几乎没有人使用过计算机,更不用说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检索系统了。他们触摸键盘时手颤抖着…
编目员 The Catalogers
每年,世界科幻协会颁发雨果奖(Hugo Awards),表彰当年最佳的科幻和奇幻作品。这是该流派最高的荣誉。 该奖项以《惊奇故事》(Amazing Stories)杂志的创始人雨果・根斯巴克(Hugo Gernsback)命名。他因推广科幻类别而被誉为 “科幻之父” 之一。但是…
山上的教育:黑山学院的故事
原文:Education on a mountain: The Story of Black Mountain College, by Louis Adamic(1936 年,Harper’s Magazine) Ⅰ
去年初秋,为了暂时逃离纽约的快节奏和混乱,我前往南方…
以行动为中心的解释性媒介
这是后 COVID 世界的棋盘游戏之夜。你和几个朋友围着一张桌子,尝试一种新游戏。 你拿起说明书,开始向大家朗读,但几分钟后,每个人都变得焦躁不安。所以你想你就开始吧,边读边想。现在,第一个回合花了很长时间,因为你每隔十秒钟就要回到说明书上;你不断努力记住你 “应该做什么…
约瑟夫·维森鲍姆(Joseph Weizenbaum)的生平与思想
这篇文章是《Islands in the Cyberstream: Seeking Havens of Reason in a Programmed Society》一书的介绍性文章。该书是计算机科学家和社会批评家约瑟夫・维森鲍姆(Joseph Weizenbaum)与古纳・温特…
Limn:乌托邦黑客
编译自:Utopian Hacks - Limn,作者:Götz Bachmann 在奥克兰的一个实验室里,一群精英而非正统的工程师正试图重新想象计算机能做什么,应该做什么。正是在这里,在这个位于硅谷的实验室里(或在靠近硅谷的地方,这取决于你如何划分它的边界…

重新连接(Reconnected,Real Life Magazine)
单纯的去中心化互联网并不能使其凌驾于政治之上,也不能使其免于被企业收编。 关于网络的传统观点认为,网络的政治性可以被简化为网络的集中化程度:一个 ** 中心化(centralized)的网络是为控制而设计的,而一个去中心化(decentralized)或分布式…
传记 Whole Earth:回顾斯图尔特·布兰德(Stewart Brand)的行星影响(Planetary Impact)
约翰・马科夫 (John Markoff) 是普利策奖得主,自 1977 年以来一直报道硅谷,他在 1980 年代初就认识斯图尔特・布兰德(Stewart Brand)。他在最近出版的《全球概览:斯图尔特・布兰德的许多人生》(Whole Earth: the Many Lives…

彼得·泰尔(Peter Thiel):施特劳斯式的时刻(The Straussian Moment)
原文:The Straussian Moment (Peter Thiel) 吾曾探究未来,凭眼极力远眺,
望见世界之远景,望见将会出现之种种奇迹;
看到空中贸易不断,玄妙之航队穿梭往来,
驾紫色暮霭之飞行者纷纷降落,携带昂贵之货品;
听到天上充满呐喊声…
《全球概览》(Whole Earth Catalog)的兴起和衰落
编译自: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据《全球概览》的创始人斯图尔特・布兰德(Stewart Brand)称,《全球概览》的故事始于巴克敏斯特・富勒(Buckminster Fuller)。1967 年,在富勒的…
艾伦·凯(Alan Kay):“为什么”的中心(The Center of “Why?”)
编译自:艾伦・凯(Alan Kay)的The Center of “Why?”,这篇文章是艾伦・凯改编自 2004 年 11 月 11 日他在京都奖纪念讲座上的演讲。 稻盛基金会(Inamori Foundation)要求我们回顾过去,谈谈我们的动机、内心感受和哲学…
巴克敏斯特·富勒(Buckminster Fuller):反主流文化的技术专家
编译自:《New Views on R. Buckminster Fuller》上的一篇文章 ——“Buckminster Fuller: A Technocrat for the Counterculture”,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弗雷德・特纳,写过《数字乌托邦》一书。 1965…
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(PARC):“信息架构师”
编译自:1985 年 IEEE 综览上的一篇介绍 PARC 的文章 ——Inside the PARC: the `information architects' 1969 年末,施乐公司董事长 C. Peter McColough 告诉纽约安全分析师协会(New York…
一切都要归功于嬉皮
编译自:1995 年《时代杂志》(TIME Magazine),斯图尔特・布兰德写的一篇文章:WE OWE IT ALL TO THE HIPPIES——Forget antiwar protests, Woodstock, even long hair. The real…
《人有人的用处》:控制论先驱诺伯特·维纳(Norbert Wiener)谈通信,控制和我们机器的道德
“我们不是永恒不变的,而是延续自身的模式。模式就是信息。” “资讯永远不能取代启迪(Information will never replace illumination),” 苏珊・桑塔格在考虑 “文字的良心”(the conscience of words)时断言…

斯图尔特·布兰德(Stewart Brand)谈开始和保持好奇心
原文:Stewart Brand on Starting Things and Staying Curious 从迷幻药到网络文化,从嬉皮士社区到商业初创公司,从《全球概览》(Whole Earth Catalog)到 Long Now 基金会,斯图尔特・布兰德(Stewart…
保罗·欧特雷(Paul Otlet):在电脑出现之前设想互联网的人
有几种方式可以讲述 “互联网的故事”。** 军事基础设施变成学术工具,环境变得宽松。《全球概览》(Whole Earth Catalog),让车库里的人 “获得工具”。** 尽管这两种说法看似对立,但它们都是正确的叙述,你如何衡量它们通常与你的政治观点关系更大。 但接下来介绍的是…
反主流文化和科技革命
编译自:Counterculture and the Tech Revolution(2006 年),作者是R. U. Sirius,曾是《Mondo 2000》杂志的联合创始人和主编。 回想当年,当人们还在要求我解释《Mondo 2000》时,我常常告诉他们,上世纪 80…